专题文章|应对世界变化回答时代提问——习近平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专文|应对世界变化,回答时代提问——习近平主席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思想指引。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不断推进。另一方面,冷战思维、强权政治、保护主义、地区冲突、网络安全等各种挑战不断涌现。世界进入动荡变革的新时代,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新时代是一个很容易需要答案的问题。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与各国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世界治理体系。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天津主持召开“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时向世界庄严宣布。从全球发展倡议、世界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到全球治理倡议,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与时俱进。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审视联合国意图,重申恪守《联合国宪章》目标和原则,推动联合国在新形势下重拾权威和活力,成为各国协调行动、共同应对挑战的主要平台。 8月30日,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召开前夕,习近平主席平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的一番话充满了深刻的历史态度。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0周年、《巴黎协定》签署1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世界呼唤新的责任和行动。全球治理倡议是深刻理解历史规律的选择 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惨痛教训。 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赋予人类新的愿景,掀开了全球治理的新一页。经过80年的努力,联合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深刻体会指出,当今世界出现的各种对抗和不公正现象,并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的目标和原则已经过时,而恰恰是因为这些目标和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国际形势越是动荡,我们就越要维护和维护联合国的权威。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其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就是要与所有类似国家一道,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的目标和原则,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治理举措是对当今时代挑战的直接回应。放眼全球,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近一半目标进展缓慢进步;全球仍有超过8亿人生活在赤贫之中;全球冲突数量创二战结束以来新高;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差距……各种全球威胁和挑战仍未解决。莫桑比克总统查波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强调,新兴技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印尼总统普拉博沃直言,世界正面临冲突、不公正、不确定性加深……“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需要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旨在不断提高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和有效性,使其更加适应形势变化,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主动的方式。全球管理倡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积极响应并获得了广泛认可。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认为,该倡议直接解决全球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既有先进理念,又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这一倡议对于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伊朗总统佩泽什奇扬愿同中方密切合作,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倡议落实。联合国前常务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全球治理倡议不仅为构建更加包容、合作、务实的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有效应对挑战的更加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动力。ges。让我们开始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这是中方提出的目标,符合《巴黎协定》的要求,也是尽最大努力的结果。” 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了新一轮中国全国贡献。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时刻,中国率先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目标,展现了大国责任。 “为世界树立榜样”、“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绝对领导者”——国际社会从习近平主席的庄严承诺中看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凸显了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体现了他不久前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的思想实质,泰国卜蜂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唐志敏表示,全球治理倡议的五个基本理念中,遵守主权平等是基本前提,遵守国际法治是基本保障,践行多边主义是基本路径,推动 以国家为导向,信奉以行动为导向的重要原则。最重要的是简单,努力才是关键。中国正在采取行动完善全球治理。国际治理体系改革的历史进程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的决心——中国推动五核国领导人首次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的联合声明,并探讨和解决核问题。 实施者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方案;引领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中国携手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成立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推动提升南半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推动金砖国家历史性扩张,在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组织中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应对层出不穷的共同挑战——中国牵头援助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与32个国家建立国际调解法庭,倡议建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每一个倡议、每一个承诺、每一个行动,都体现了“努力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的不懈追求,体现了“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主宰、国际规则必须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事务必须由各国共同管理、发展成果必须由各国共享”的坚定信念。 所有国家”。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表示,世界迫切需要一个真正符合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南半球国家利益的国际体系。中国正在为此不懈努力,全球治理倡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塞舌尔前副总统文森特·梅里顿表示,全球治理倡议“就像一股新鲜空气”体现了南方国家有利于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诉求。心系人民心、心系世界利益“任何时候都要心系民心、心系世界利益,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断努力”。 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发表讲话。想法决定行动,方向决定退出。 “世界问题错综复杂,解决之道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始终心系人类和人民福祉。在对h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时刻他为人类社会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思想指引,为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指明了道路。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登上联合国讲台,在全世界瞩目下,首次提出了全人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观。 “让犁刀拔除、不再战斗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进步、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在全世界得到贯彻!”衷心的呼吁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十几天后,习近平第一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管理理念,明确了全球管理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2017 年 1 月,在联合国总部在日内瓦的官邸,习近平主席回答了“世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该怎么办?”的热点问题。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团结、清洁、美丽的世界。当年2月,“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四项重大全球倡议,顺应各国人民求和平、繁荣、合作的普遍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行动指引,注入了时代动力。进步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中国主张把发展摆在全球议程的中心位置。这四年里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来,已转移资金超过230亿美元支持全球南方发展复兴,实施了1800多个合作项目,为解决发展差距提供了有效帮助。 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国际社会强烈呼吁维护世界和平,避免冲突和战争。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如今,全球安全倡议已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支持,并明确写入140多个中外双多边文件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主席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通过文明交流克服文明障碍,通过文明互鉴克服文明冲突,通过文明包容克服文明优越。从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到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提出设立国际文明对话日的决议,全球文明倡议汇聚了消除误解和障碍、增进民心相通的力量。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它支撑了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的方向、原则和改革路径。它也关注其他三大全球倡议。它注入了更多正能量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角度进入混沌的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道路。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遗憾地表示,习近平主席是当今世界的伟大领导人,具有深厚的历史洞察力和广阔的全球视野,提出的全球倡议符合促进和平与人类发展的需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高级经济学家梁国勇表示,四大全球倡议构成了全球事务的完整框架,体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这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南亚与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哈茂德·哈桑·汗表示,四大全球倡议同源,都包含中华文化崇尚和平与合作的基因。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给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必须做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决定。”在“共享世界”的时代,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合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共同创造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宜昌三峡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枝江分公司现场作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