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全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达8000亿元
数据显示,在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带动下,1-8月全省社会筹资规模增加8305亿元,同比增加813亿元。截至9月底,领先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各项贷款余额达9.35万亿元,同比增长7.5%,高出全国1个百分点。直接融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发行债券、ABS、REIT等方式实现财产证券化。 1-9月,全省直接融资规模(不含地方政府债券)5728.2亿元,全省企业债、企业债发行量同比增长79.26%,弥补“0到1”短板,实现“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双轮驱动。 11 月,《当代科学》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内,武汉太子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正专注于半导体光刻工艺。这家成立一年多的创业公司打破了依赖“实验室成果”的市场,楚天凤鸣基金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与长江实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创投终结大学”活动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朱明强教授团队的光刻胶项目备受关注。楚天凤鸣基金团队在关键专利权属、生产模式、下游对接、财务规划、融资方案等方面为项目提供了专业建议。 5月,武汉太子微光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功,推动科技走出实验室。过去,初创项目往往因风险高、前景不可预测而被投资机构视为“烫手山芋”,很少有基金敢涉足。但“从0到1”的突破,绝对是新兴产业破茧而出、引领未来的关键一步。今年6月以来,我省以“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双轮驱动为引擎,打造贯穿变革链条的矩阵基金。依托楚天凤鸣科技创新基金基金,精准锚定“从0到1”的原创转化阶段,与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让实验室的“金种子”破土而出;同时,它咕咕地与武汉、襄阳、宜昌等城市以及江城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科技产业技术基金,打通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政府种子基金进大赛、进高校、进科研机构、进MGA市州等“四促”活动,以及“长江路演厅”、“光谷绿苗会”等路投活动已成为常态,推动资金与项目精准对接。楚天凤鸣事业部总经理李雷表示,学校的各项种子基金已经与有潜力的项目进行了探讨和对接,将一一落实,让实验室的很多种子在树干上生长。建立以创新技术为重点、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资助体系es.截至9月底,省引导基金已参与设立基金23只,总规模924亿元。此外,作为凯德资本AIC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全省已发起6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达66亿元,投资项目4个,金额达5亿元。据了解,前述基金将大力推动光电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万亿级产业加速发展,培育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增长动力。靠信用就能获得贷款,三起信用贷款崩盘超1300亿元。武汉盛威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位于武汉光谷。是国内首家专业提供中高端芯片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光通信和光传感领域的后端工艺解决方案。今年9月,企业融资遇到困难。巴蒂斯在双方过去的合作中,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为科技型企业推荐了信用贷款额度。不到一个小时,该公司就在湖北科创智能大脑平台上填写了基本信息,获得了A级信用评级,并于当天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 “这是从申请到贷款发放最快的时间。”武汉盛维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德明表示,三年1000万的周期正好符合公司的研发-营销-回款周期,新研发的产品将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今年上半年,致力于缓解28.5万家科技公司融资难、融资贵针对200万家中小企业、超过1900万农户,湖北启动了科技企业信用价值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贷款、基于纯信用分析的个体农民和农村财产信用价值改革。改革启动以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地方法人银行因地制宜积极参与改革。省委金融办综合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合作银行共发放三笔信用贷款1345.12亿元。其中,为科技型企业和15721家服务企业发放知识信用价值贷款849.82亿元;向中小企业发放商业信用贷款21532笔、484.27亿元; 2586 信用贷款发放“两农”补助11.03亿元。信用价值的主要贷款是价值评估是否可靠。 “过去商业银行也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但种类较多,不够系统、全面。”建设银行湖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本轮改革,政府的“图”为银行提供了更有效的参考信息。此外,其他信贷创新也不断涌现:围绕长江绿色航运,武汉农商银行在全省牵头推出基于信用分析的“绿色船”,解决航运企业“造购新船”融资难问题;湖北银行依托再保险支农支小专线,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同推出d 种子合伙人贷款,旨在解决科创板“0到1”阶段科技创业公司的融资问题。 10月28日,黄浦江畔的锣声响起,体现了科创板的激烈心跳。武汉河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批通过第五套标准的企业之一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这也是我省第154家内资上市公司。 2013年,河源生物仍处于初创阶段。当时,革命性的“水稻造血”技术还处于临床前阶段。在研究阶段,公司没有收入来源,持续的研发投入刻不容缓。武汉农商银行光谷支行科技金融团队打破传统信贷路线,创新性地通过专利质押的方式向河源生物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今年,我们面临中国的机遇证监会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省市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名单上的具体问题。 “比如上市过程中合规证书的发放,涉及到很多部门,在省委财务办、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的帮助下,这些手续都很便捷。”武汉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因为企业上市的专项咨询和管委会的特殊服务,河源生物才能顺利上市。今年以来,湖北印发《新形势下重塑企业上市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完善专项咨询和绿色通道完善企业上市渠道体系,健全价值发现、规范培育、融资对接、上市护航的全链条服务机制。目前,全省上市公司193家(境内154家、境外39家),境内外上市在审企业18家,省级“金种子”、“银种子”储备上市1355户,形成一批、一批、一批的储备新格局。培育一批、辅导一批、挂牌一批。
上一篇:视频丨三地齐聚五个创新创意!这场国赛充满新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