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抗美援朝老兵周以仁:在朝鲜半年只穿衣服睡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小武、通讯员杨成成、王万军、实习生刘同“虽然我们进入朝鲜时签了停战协议,但我们还处于一级备战状态。我们在朝鲜有半年的时间是穿衣服睡觉的,士兵们睡在坦克下面,盖着防水布。” 60多年过去了,志愿军老兵周毅仁对抗美援朝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近日,89岁的周以仁在武汉军休所接受了湖北日报记者的专访。回顾自己近40年的军旅生涯,他感叹:“最难忘的时光就是在朝鲜的三年多了!”周以仁.皮和带领部队一年维修保养坦克、自行火炮700辆,荣获三等功。周以仁,1936年2月出生,浙江绍兴人。江。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党和国家号召全国青年积极报名参军。 1951年7月16日,年仅15岁的周以仁响应入伍号召,就读于华东装甲兵青训部和北京第一装甲兵学校。青年时期的周以仁。 “1955年3月30日,我所在的第207坦克自行火炮团接到上级命令,渡过鸭绿江,进驻朝鲜新溪县。第1集团军第2师巩固朝鲜事务。周以仁说,当时坦克兵秘密进入朝鲜,主要是为了防止美帝国主义撕毁朝鲜领土。” 停战协定。刚到达朝鲜驻军时,周以仁所在的团正处于一级戒备状态。晚上穿戴整齐,阅读随时投入战斗。这种状态持续了大半年,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1956年,战备形势相对稳定,部队恢复日常训练。周以仁在修理连维修排担任副排长,和战友们一起负责全团坦克、火炮的修理和保养。 “我们的工作就是对坦克进行维护,一旦出现故障就立即进行维修。我们每年维修和保养坦克和自行火炮部队约700辆。”周毅仁说。由于彻底革新了半机械化维修工作流程,发明了6项创新工具,周毅仁经志愿军坦克兵指挥所考核,被授予三等功。周以仁(左一)在朝鲜拍照。回到家乡后,朝鲜人却不愿离开。步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e 小于3公里。由于工作表现突出,1958年9月逃离朝鲜回国时,周以仁当选为陆军代表,受到朝鲜最高领导人接见。周氏记忆中的伊人撤军回国时的情景可能是在“时间”上。 “9月26日下午5点左右,我一生的官兵们都聚集在大营房操场上,带来了17个厨房煮好的饭菜,和营里所有的村民一起吃晚饭。大家席地而坐,村民们也带着美味的菜肴和米酒告别了两个小时。”周以仁说,很多村民跳进去不肯离开。当晚他没有睡觉。 9月27日早上8点左右,整个生活方式开始退缩。军营里响起了送别音乐。几乎全村的人都冲到了村长和道路两边。广告中喊口号、挥舞小旗、流泪、走上街头送别。不少村庄的平民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把煮熟的鸡蛋嚼碎塞进士兵的袋子里。人群拥挤,行军队伍前进困难重重。 “不到3公里,步行1小时20分钟,中间堵车,两边都是人,大家都手拉手哭。”周以仁想起来了。周以仁(右三)挑选两名朝鲜儿童。 9月28日凌晨,当周以仁和同伴登上朝鲜沙里院车站时,他们在睡梦中被告别的锣鼓声吵醒。当他走到站台观看时,遇到了两名戴着红领巾的朝鲜儿童,他们向他挥手并展示了红领巾。他立即动了动,拥抱了他们。这一幕正好被记者拍到,成了周以仁的活宝关于。回国后的他,在结婚的第九天就接到了返回部队的命令,在英勇剿匪中又立了三等功。 1960年2月至1960年11月,周以仁按照军队的指示在连队当战士,参加镇压康藏叛乱。 “当我收到‘部队快速回国执行特殊任务’的电报通知时,我正要离开家人去结婚,我立即收拾行李,告别了9天的妻子,迅速回到部队完成工作交接,秘密赶往四川和西藏。”周毅仁说,在康藏高原270多个日日夜夜的平叛战斗中,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深山老林里露营。他与部队执行了 22 次行军、搜索和战斗任务。在围剿战斗中他在叛乱中负伤,被授予三等功。周以仁作战勇敢,历任连长、作战训练参谋、作战训练副科长、副团长、团长。 1983年1月任武汉军区司令部装甲部副主任。 1984年11月,他被任命为武汉军区司令部军事研究室副处研究员,直至1990年12月退休。“我的一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跟党走’。”听党的话,跟党走,人生无悔。周毅仁说,回顾自己的军旅生涯,无论风雨有多大,风雨有多大,他都跟不上党。这成为了他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上一篇:席言道|5000余字,致力于“做自己的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